跳到主要內容
品德教育資源網 研究資源

研究資源

研究資源 RESEARCH RESOURCES
研究資源分類
論文/期刊
研究資源階段
作者
王東榮
書名/題目
偏遠地區國民小學實施品德教育的策略與作法
出版社/研究單位
《台灣教育》 749期 (2024/10) Pp. 9-17
出版時間
2024-10-01
說明

  德育為五育之首,學校是孩子除了家庭之外,影響孩子品德發展的重要學習場所。「品格力是看不見的未來競爭力」,品格不僅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和決策, 更是面對未來挑戰的關鍵因素。教育不僅應該關注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要重視孩子的態度、情感、價值觀和動機的發展。

  教育部自 2004-2018 推動「品德教育促進方案」(Guidelines for Facilitating Character and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透過政策的規劃與制定,落實品德教育實施,鼓勵各級學校選定其品德核心價值,並制訂具體行為準則,進而融入學校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活動內涵中,以發展具有特色且永續之品德教育(教 育部,2019)。此外,教育部於 2014 發布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規範, 亦將品德教育納入19 項議題實施,顯示國家教育政策對品德教育的重視(教育 部,2014)。

  在偏鄉地區,社會資源相對不足,加上貧富不均與城鄉差距日益嚴重,偏鄉學校的家長失業率或當臨時工之比例增加,家長生活重心多以經濟收入為考 量,造成疏於關懷孩子的學習態度,學校教育因而成為兒童學習的重要場域(釋 法聞,2021)。品德教育能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理解誠實、尊重、 責任感等基本品德的重要性,品德教育亦可以幫助減少欺凌、暴力等社會問題產生,促進和諧的校園與社會環境。偏鄉地區學校推動品德教育,除了學生能 更好地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之外,對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更有 正面影響。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