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資源分類 |
論文/期刊 |
---|---|
研究資源階段 |
|
作者 |
陳伊琳 |
書名/題目 |
Urmson超義務理念評析及其品德教育蘊義 |
出版社/研究單位 |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
出版時間 |
2020-12-30 |
說明 |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運用心理學者有關道德楷模的研究結果,以及A. M. Flescher與B. Williams的觀點,評論J. O. Urmson針對道德聖人與道德英雄「故做謙虛」評斷的適當性,再據以提出對我國品德教育的蘊義。研究設計/方法/取徑:本文採用文獻分析與理論分析,綜整道德楷模的重要說法,據以檢證Urmson「故做謙虛」評論的適當性。研究發現或結論:研究發現道德楷模的道德心理有兩大特點:一是感到「非做不可,不做會良心不安」,此即Williams「實踐必要性」與「道德不能」捕捉的心理現象。二是經常表示「我還可以做且應做得更多」。W. Damon與A. Colby解釋,這與他們對於道德理想的高度認同感,繼而感到強烈的個人責任感有關,道德承諾與作為因應而生。據此,本文主張道德英雄/聖人是真心相信自己「有義務」要做他所做的行為,而非如Urmson所言是「故做謙虛」-「假裝」低估自己所為的價值,將明知的超義務行為講成是義務。筆者借用Flescher「三類義務」的分析指出,隨著個人變得愈是有德,其主觀義務感將逐步提升,此即「義務與德行的共變」。道德楷模非但不是「故做謙虛」,反而愈清楚自己是「比『上』(道德理想)不足」。其感於自己仍舊未臻理想,因此「還可以做且應做得更多」,此即L. L. Fuller所稱「抱負性道德」的特點。研究原創性/價值:本研究價值有二:一方面闡明道德楷模主觀的道德心理,揭示其道德義務感實與德行發展呈現共變關係,以此駁斥Urmson「故做謙虛」的評斷。另一方面闡明「抱負性道德」充分顯現在道德主體對於道德理想的高度認同感,感於自己比「上」不足,驅使其持續致力於理想的追求。教育政策建議或實務意涵:這對品德教育的啟示包括:一、學生品德發展軌跡與現下狀態的掌握,有賴親師生三方合作,尤其是學生持續的自我省察。二、鑑於道德認同係一發展歷程,將「品德核心價值」納為跨教育階段共通的學習主題是於理有據的。惟需指明不同教育階段的任務究屬「局部德行」的陶養,抑或「將局部德行轉變成全面德行」。三、為提升個人的道德認同感,道德楷模的生動敘事,將有助於激發受教者省察自己「與善的距離」以及「有為者亦若是」的意念。
|
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