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資源分類 |
論文/期刊 |
---|---|
研究資源階段 |
|
作者 |
楊松田 |
書名/題目 |
好品德 童軍趣-以重光國小Scout童軍教育實驗學校為例 |
出版社/研究單位 |
《台灣教育》 749期 (2024/10) Pp. 18-25 |
出版時間 |
2024-10-01 |
說明 |
近年來,雲林縣政府教育處積極落實12年國教及推動品德教育與學校童軍教育,重光國小為迎接新時代的教育變革,積極努力於課程的實現,自106學年度至111學年度,已連續六年參加前導學校課程計畫,並在全校老師的推動與規畫課程之下,將學校願景、目標以及各年級課程架構建構完成,並於112年8月1日起轉型成為全國第一所以「童軍教育」為主軸的實驗學校。 雲林縣政府於109年定位為雲林縣品德元年,在全縣國民中小學學校掛上禮義廉恥的匾額,希望打造雲林縣成為一個富而好禮的縣市,更以「禮義廉恥」四維架構,組織品德教育推動團隊,討論出16個核心價值「孝悌、尊重、善念、自律、正直、誠信、自省、負責、感恩、勤勞、正義、合作、守法、節儉、勇氣、思辨」,並以「在地化、趣味化、彈性、多元」的理念,配合道德教育的 6E 教學法,再輔以價值澄清法、道德兩難的策略編寫出了的雲林縣專屬的品德教育教材,來輔助學校推動品德教育,可見「有品有德」實為教育之首。 106年8月1日本人遴聘任至重光國小擔任校長,且時任雲林縣童軍會理事長一職,因此,重光國小積極的推動與深耕童軍教育,儼然已成為雲林縣童軍教育的推動基地,而後雲縣府更規劃重光國小為雲林縣推動童軍教育的中心學校,在校園裡設置雲林縣童軍教學訓練營地,讓我們深信,童軍教育這一世界性的教育運動,其活動方式都是以群體活動為主,不但適合兒童興趣,且具有高度的教育價值,它不但能夠訓練兒童做事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其常識豐富,體魄健全,而使兒童在服務活動中培養出責任感、互助合作和領導能力,進而將來成為一個健全的公民,不就是一個推動品德教育的最佳教育策略。 |
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