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o.1036期

讓法律落地生根:從校園出發的法治教育實踐


法治教育為當代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之重要環節,應隨社會變遷與時俱進,持續檢討其理念與更新實施方式,方能有效推展法治觀念與民主素養之養成。因應教育部於民國109年公布之《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法律服務社亦積極響應,全面推動中小學法治教育,使其向下扎根,自學齡階段即建立學生正確法治觀念與積極態度。透過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使學生能逐步理解法律基本概念、法律制度之運作方式,並內化為日常生活中之行為準則,以達預防青少年偏差行為與犯罪之目的。

法治教育不僅是單純的在灌輸學生法律知識,更強調引導學生認識法律背後之立法目的與所保障之法益。透過實例分析的結合,使學生培養自主思辨與多元觀點之能力,不僅能理性遵守社會規範,更能於面對公共議題時,展現主動參與之精神,提出深度思考與法理依據之見解。法治教育之最終目標,在於希望學生未來成為一位具理性與責任感之公民,得以於多元社會中妥適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並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實踐民主價值與社會正義,進而共構法治社會之基礎。

本學期宣導之議題如下:

  1.  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及言語責任。
  2.  網路雖然有匿名性的特質,卻也有其法律規範。在網路上的惡意言語亦或是散佈行為亦應負起法律責任。
  3.  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
     討論校園暴力的型態,以近期社會上出現之校園霸凌案例為例,宣導面臨校園暴力困境時的應對方法,以及相應的法律規範。
  4.  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
    促進人類對動物的關懷,提升動保意識。
  5.  防制涉入不良組織宣導。
    協助青少年從小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判斷能力,並且提升自身的辨識能力,拒絕外來的不良誘惑,減少被不法組織吸收的機會。
  6.  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宣導。
    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學習尊重他人,培養學生對於性別的意識並減少歧視的發生。
於港西國小進行「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的宣導紀錄

於港西國小進行「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的宣導紀錄

於深美國小進行「防制涉入不良組織宣導」的宣導紀錄

於深美國小進行「防制涉入不良組織宣導」的宣導紀錄

對於學生的法治教育宣導是一件具有挑戰且富有意義的經驗。單純講解抽象的法律條文或制度設計,往往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相對而言,將法律概念的介紹配合實際案例的分析,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有助於學生的理解以及應用,甚至是主動分享學生自己的經驗。在宣導互動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此階段年齡的學生已經處於價值觀念建立與自我認同探索的階段,因此適當的引導、足夠的參與空間變得極其重要。透過法治教育的宣導,更加理解法治教育的意義,我們不只是要讓學生「知道法律」,更需要讓他們「願意去相信、願意去遵守法律」,並非因為害怕被罰的心態而去服從,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內化成自身行為的一部分。法治教育並非單次的課堂任務,而是一個需要長期持續的歷程,透過一次次的宣導重複強化,使法治理念深植於學生的心中。

我們始終希望讓學生理解,法律並非僅是冰冷的條文,而是一套與生活緊密連結的價值思維,能在日常中被看見、被思考、被實踐。為了拉近學生與法律的距離,我們設計有獎徵答活動,透過情境設定與問題引導,幫助學生將法律知識與自身經驗建立連結,激發思辨與共鳴從而建構正確的法治觀念,我們期望藉由寓教於樂之方式達教育宣導之目標。

於基隆市中正國小進行法治教育宣導的問答環節

於基隆市中正國小進行法治教育宣導的問答環節

我們於基隆市中正國小進行法治教育宣導,當日主題為性騷擾,過程中,學生們不僅熱情參與,還提出了關於「如何界定性騷擾」、「遇到性騷擾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等延伸的個案問題,展開激烈的觀點交流。透過這些提問與討論,學生們不僅理解性騷擾所涉及之法律規範,更在反思過程中深化性自主權的認識,學習如何善用法律,使其成為保障自身權益的有力工具。我們也期盼這樣的互動,能加深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進而落實「思辨學習」的精神,培養批判性思考與道德推理的核心素養。

於港西國小協助學生填寫問卷

於港西國小協助學生填寫問卷

此外,回饋機制使我們在協助法治教育推動的過程中,得以從學生的視角審視整體流程與互動設計的實際成效。透過對回饋意見的蒐整與省思,我們發現活動本身尚有諸多可精進之處,例如:「如何使學生真正有效吸收」、「內容是否過於艱澀」等問題。此一歷程亦促使我們在日後之規劃得做相應調整,冀能提升整體活動進行品質。

我們於港西國小協助學生填寫問卷時之紀錄,此係回饋機制實際運作的具體展現,雖然活動時間有限,然而學生們皆投入其中,踴躍填答,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學生們的熱情以及法治教育於校園中潛藏的深遠意義。

展望未來,我們期盼法治教育能如種子般深植人心並向下扎根,拓展至更多校園與社區,使其逐步茁壯,發揮長遠的影響力。法律素養的建立從來非一蹴可幾,但若能從生活細節出發,從小朋友們的日常經驗著眼,我們相信,那些關於民主、責任與正義的核心理念,終將在心中萌芽、生根。於我們而言,這並非僅是一場知識傳遞的教育行動,更讓我們深刻體認到:身為法律學習者,我們有責任將所學轉化為公共參與的行動力,對社會議題提出見解,進行監督與倡議。這份經驗也促使我們思索公民責任的意涵,激發關懷社會的熱情,並培養服務他人的能力。

News 1

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健康永續 無毒臺灣

發布時間2025-07-09

 為表彰毒品防制工作表現卓越的個人與團體, 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今(24)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賴清德總統及行政院卓榮泰院長蒞臨現場頒獎。今年頒獎典禮由教育部主辦,本屆以「健康永續.無毒臺灣」為主題,象徵政府致力推動無毒社會、守護國人健康的決心。本次典禮共頒發26位(組)有功人士與團體,現場200餘位來賓共襄盛舉,一同見證得獎者的成果與榮耀。 賴總統致詞時強調,「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3期已經起步,政府將深化四大目標:持續強化源頭打擊與查緝能量、深化預防教育、精進戒癮資源及建立無縫接軌的復歸支持系統。透過政府跨部門合作並結合民間力量,全民形成共識、齊心拒毒,反制毒品危害,共同打造「健康臺灣」。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引言時提到,近年網路與通訊發展促使幫派轉向數位平臺從事詐騙與毒品交易,濫用「喪屍煙彈」依托咪酯的事件頻傳。教育部配合「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校內落實教育宣導、清查篩檢及春暉輔導三級預防策略,113年辦理5萬餘場校園入班宣導,降低學生涉毒風險;校外則與警方合作緝毒溯源通報,並結合地方政府與社教場館辦理3千場次反毒活動,有效提升師生拒毒意識。卓院長於典禮感謝所有獲獎者為打造「健康臺灣」做出貢獻。政府透過檢、警、憲、調、海巡及關務等六大緝毒系統合作,「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自推動以來,已使我國每年平均毒品施用人數從第一期的5萬3,966人,降至4萬2,606人;每年平均初次使用毒品人數也由1萬1,746人,降至8,648人,顯示政府已建立科技化、跨部會協作的防毒體系。 本次獲獎人士與團體共區分「拒毒預防」、「防毒監控」、「緝毒合作」、「毒品戒治」等4組,除毒品戒治組入選8名外,其餘組別各有6名獲獎,每名獲獎人員及團體均為反毒工作貢獻心力多年,本次獲獎實至名歸。例如,在拒毒預防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黃久美特聘教授,主持教育部「藥物濫用防制認知檢測問卷資料統計分析計畫」長達10年,協助掌握青少年藥物濫用認知現況,融合創新科技提升防制教育效益,學術與實務並重,深耕校園防毒,貢獻卓著。防毒監控組由三軍總醫院病理部-北部地區臨床檢驗毒物中心獲獎,該中心協助國軍推動反毒,擔任毒品檢驗關鍵角色,不僅優化檢測流程並拓增項目,亦致力人才培育與經驗傳承,鼓勵醫學檢驗學生毒品檢測並取得認證,提升年輕世代對鑑驗機構的信任與參與。 緝毒合作組的法務部調查局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林宏儒調查官,憑藉專業與行動力,透過臺美情報交換,成功攔截金星號毒品走私案(甲基安非他命529,660公克),並提供情資協助美方在泰國與柬埔寨查獲鉅量毒品,不僅展現跨境執法與情報合作的高度整合能力,也彰顯臺灣在國際毒品防制合作中的能見度與實質貢獻。 毒品戒治組由財團法人基督教更生團契-永新中途之家幸福農場獲獎,長期提供穩定、安全的復歸空間,協助藥癮者擺脫高風險環境,透過實作與生活訓練培養自立能力,並設立「帶我回家工作坊」,導入社會企業理念,透過身心重建及技能訓練,重建生活信心。毒品防制是全民共同的責任,除了政府的通力合作,更仰賴民間力量的參與與支援。從校園到社區、從防堵到輔導,整合預防教育與多元資源,才能有效應對毒品問題,凝聚全民共識,穩健邁向「健康永續、無毒臺灣」的目標。

News 1

114年暑假期間學生活動安全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5-07-09

 114年暑假將至,教育部請全國各級學校運用多元宣導管道,加強校園安全工作,提醒家長留意孩子,避免孩子涉足不良場所或從事無安全規劃的活動,以維護其身心健康及安全。近來國內發生幾起重大交通事故,請各校持

News 1

遠離毒品.青春無敵—國立中正大學「2025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與輔導國際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5-06-05

為精進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工作並借鏡國際經驗,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於114年5月28日舉辦「2025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與輔導國際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教育部指導,邀請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日本等國學者專家,針對青少年毒品濫用的預防與處遇政策進行專題演講與經驗分享,期望提升第一線毒品防制人員與學務輔導人員的專業知能,教育部林伯樵主任秘書特別到場,感謝所有與會人員對於校園反毒工作的努力。近年來,隨著網路科技與通訊軟體快速發展,網路涉毒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涉案年齡層亦有所下降,加上青少年涉毒行為常與幫派組織有所關聯,成為本次研討會的重點議題之一。會中發表多篇研究成果,包含「從情境行動理論探討青少年涉毒與幫派參與行為模式」、「青少年詐欺犯罪現況、犯罪模式與防制對策」及「涉毒少年參加幫派之研究」等,顯示政府與學界對青少年毒品、詐欺與幫派問題高度重視,並積極研擬因應對策。配合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3期推動目標,研討會開場邀請臺灣高等檢察署與教育部進行專題報告。高檢署針對臺灣近年毒品查緝情勢進行深入分析,教育部則分享校園防制藥物濫用的現況與作為,特別針對社會關注的「喪屍煙彈」濫用問題說明相關處置,其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已提列為第二級毒品,教育部會持續加強學校教育人員對電子煙產品的辨識與通報流程,攜手警政、衛政等單位共同防堵毒品入侵校園。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在教育部協助下設立,是中、南部地區重要反毒教育據點,每年吸引數千人次參訪。此次研討會現場設置教育成果展示區,由10個縣市學生校外會及衛生局設攤展出,舉凡結合全民國防教育的反毒射擊遊戲、AI反毒智能機器人、反毒布袋戲人偶等,宣導模式創新富有教育意義,讓與會者在觀摩與交流中深化防制藥物濫用知能。本次活動詳情與研習手冊可至中心網站(http://deptcrc.ccu.edu.tw)查詢及下載。

News 1

教育部「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開展 邀您一同穿梭在光影之間 探索無所不在的性別

發布時間2025-05-07

為加強各級學校對性別平等教育的關注與實踐,今(19)日舉辦「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穿越虛實之境、返家啟程》」開幕式活動,自114年4月19日至5月11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西側特展室開展,邀請各界共襄盛舉,一起穿梭在光影之間探索無所不在的性別。

News 1

You Are The One.We Are The Team!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點亮校園無限精彩

發布時間2025-04-11

為促進大專校院學生社團活動發展,教育部於3月29日(星期六)至30日(星期日),於國立中央大學舉辦「114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計有118所大專校院214個社團報名參加「大專校院社團評選」;52個社團報名「年度最佳社團特色活動」。教育部吳林輝司長出席頒獎,表示對學生參與社團經營的肯定與支持,也期許同學透過社團活動,提升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感,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正向能量!年度主題You Are The One.We Are The Team!說明每一個參賽社團都是獨特的「萬中選一」,教育部與大家站在一起,我們挺你! 評選結果30日現場公布並辦理頒獎典禮,得獎名單同步公布於活動網站(網址: https://cis.ncu.edu.tw/NsaSys/),共計頒發最佳社團特色活動獎10名、大學校院及技專校院特優獎23名、優等獎31名及甲等獎42名,獲獎社團除致贈獎牌外,另頒發獎金鼓勵學生,最佳社團特色活動獎將獲得獎金新臺幣1萬5,000元、特優獎3萬元、優等獎2萬元、甲等獎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