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o.1033期

共創健康藍圖:以「5H」實踐全員輔導模式的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


(分享人:輔英科技大學 諮商輔導中心 楊瀚焜主任)

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與多元壓力來源增多,心理健康成為校園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自民國103年《學生輔導法》立法通過,教育部除了強化推動各大專校院學生輔導體系,並於110年進一步挹注經費支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的實施,旨在透過系統性資源,協助學生面對學業壓力、人際情感、生涯不確定性之挑戰,達成全員輔導模式之心理健康環境。

校園心理健康促進推動5H

校園心理健康促進推動5H

輔英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自民國47年創校以來,定位以健康為核心的醫護專業技職院校,逐步發展為具有優質健康特色的實務教學型科技大學,學校長期以來重視心理健康議題,並將全人教育理念納入校園輔導體系。本校110年即申請教育部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之資源,以「聊療心~找幸福」為主題,透過課程與活動協助學生認識自身心理與身體狀態,培養實用的情緒調適技能,希望藉由計畫之推動紮根心理健康關懷工作。從113年度起,更進一步整合校內資源,以「5H」核心理念(健康課程、健康休閒與關係、健康飲食、健康運動、健康心理與心智)深化計畫,從心理健康的認知、情感、行動、健康與環境五大面向,致力構建一個全員關懷輔導的心理健康促進環境,茲舉例分享本校推動之內容如下:

一、健康課程 (Health Courses)

健康課程旨在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通識課程中,幫助學生理解情緒運作並學習管理策略。例如,「黑洞—負面情緒探索與重建」活動,透過分組討論幫助學生辨識負面情緒來源,並結合認知行為改變技巧引導其轉變思維模式;「活出正向的自我」講座則介紹正念訓練與冥想技巧,幫助學生釋放壓力,培養面對挑戰的心理韌性。活動設計特別強調互動與實務性,透過角色扮演、情境討論及反思,引導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從而提升情緒調適能力與自我接納意識。

「黑洞—負面情緒探索與重建」:學生討論

「黑洞—負面情緒探索與重建」:學生討論

「活出正向的自我」同學分享走出焦慮事件

「活出正向的自我」同學分享走出焦慮事件

二、健康休閒與關係 (Healthy Leisure & Relationships)

隨著數位設備與網絡的普及,現代學生休閒模式逐漸以網路社群媒體活動為主,導致實體的人際互動減少及衍生心理健康問題。針對此現象,本校設計多元休閒活動結合戶外體驗、情感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幫助學生提升人際技巧與心理紓壓能力。例如學務處諮商輔導中心結合課指組、職涯發展中心、學生會等單位舉辦「情感教育月」開幕式暨擺攤活動,並與學生社團博覽會共同舉行,開幕式中校長化身為「練愛教練」,鼓勵學生在人際互動、情緒管理及戀愛議題上以正向心態面對,而擺攤活動邀請高雄市警察局林園分局、性平會、軍訓室、諮商中心等單位設攤宣導,促進對於愛情詐騙手法防治、親密暴力防治、跟騷防治之認識,希望引導同學學習正向應對情感與人際議題、迎接人生挑戰。此外,戶外活動如「定向探索—龍舟活動」與「慢騎國境之南—自行車共騎」,透過團隊合作與體能挑戰,幫助學生在實 體互動中建立自信並紓解壓力。

定向探索-龍舟活動」 龍舟練習團隊合作

定向探索-龍舟活動」 龍舟練習團隊合作

「情感教育月開幕式暨擺攤活動」性平會宣導攤位:與學生互動認識跟蹤騷擾法與防治

「情感教育月開幕式暨擺攤活動」性平會宣導攤位:與學生互動認識跟蹤騷擾法與防治

三、健康飲食 (Healthy Diet)

本校結合綠色健康理念,將健康飲食視為心理健康促進的重要一環,透過課程活動向師生傳達綠色健康餐飲對自我身心健康狀況的重要性,也同時呼應聯合國SDGs之目標。「綠色健康餐飲」活動邀請學生參與健康餐點的設計與製作,藉此提升其對均衡飲食與環境保護的認識。活動內容包括如何挑選有益健康的食材、掌握簡單烹飪技巧,以及理解飲食對情緒的影響。

這些體驗式活動不僅讓學生從中學會舒壓方法,還提升了對永續生活方式的關注與實踐能力。

「綠色健康餐飲」體驗介紹DIY綠色餐飲

「綠色健康餐飲」體驗介紹DIY綠色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