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o.1036期

「陽光灑落之地,充滿希望」: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推動分享


(分享人: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學生輔導中心 李德修主任)

職接任中華醫大輔導中心職務也接近三年,回想這一路諮商輔導的成長與學習,有太多太多前輩的指引和南區輔導團隊支持,才能順利迎向各種挑戰。從老師轉換成諮商單位主管,著實需要更多與更深的理解,也因此可以成為貼近校園實際現況的溝通窗口。在諮商輔導業務中,教育部特教司對大專校院除了人力支持之外,對於各校推動輔導活動的糧草供給更是扮演關鍵角色。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自109年度開始申請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每年目標都是請好、請滿,為學生建立支持網絡,當然往往增加了所有同仁的業務量,卻也讓校園莘莘學子有機會在各種時刻、在每個需要以及在情緒低落時找到一點亮光,這就是同仁努力與計畫挹注最大的目標與價值。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透過心理健康促進計畫,從心理健康課程開設、心理健康校園推廣、高關懷學生減壓工作坊、自殺防治守門人講座、專輔人員專業成長到校外醫療資源連結等面向與各位先進分享我們校內的經驗。 

心理健康課程開設:情感管理與健康關係

我們以計畫經費開設日夜間部含學分通識課程,每學期主題交互對開,旨在幫助日夜間學生學習情緒管理技巧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在課程中,學生透過一系列互動活動,包括心理測驗、自我反思練習,以及討論性別平等與情感議題,逐步增進對自身與他人的理解。課程還融入實作環節,例如調香體驗,學習製作個人化香氛,並透過香氣安定自我情緒。多元教學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也讓課程更具吸引力。每年上下學期修課學生總數接近300人,因為通識課程涵蓋科系更多,不僅達到關注心理健康議題擴散的目的,也讓學生對於諮商輔導中心可以提供的協助不再感到恐懼以及標籤化。在學生的回饋中,多數提到這堂課幫助他們釐清情緒困惑,並提供了管理壓力的實用方法。甚至更表示這學期最期待的課就是情緒管理,因為讓學生感覺到放鬆與愉悅,並幫助學生更了解自己。透過計畫,課程安排心理師授課協助學生提升心理韌性,也可以減少因無法舒緩情緒累積後的諮商負荷。

心理健康校園推廣:校慶多元體驗活動

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搭配本校校慶週,學輔中心會舉辦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推廣活動,內容涵蓋性別、生涯與心理健康三大主題。透過闖關遊戲,學生得以輕鬆地學習相關知識並進行自我覺察。完成關卡後,中心提供小禮物鼓勵參與學生,藉此建立對學輔中心的親近感。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在完成每一關後,能更深入地認識自我,也更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有學生在性別議題闖關中,第一次思考性別平等的多樣性,“好玩”和“知識性”就是多元體驗活動的重要呈現觀念。


心理健康課程開設學生實作與校慶多元推廣現況1

心理健康課程開設學生實作與校慶多元推廣現況1

心理健康課程開設學生實作與校慶多元推廣現況2

心理健康課程開設學生實作與校慶多元推廣現況2

高關懷學生減壓工作坊:情緒療癒體驗

高關懷學生在校內是情緒敏感的族群,不論是主動求助還是被動被發現,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計畫安排了減壓工作坊,主動邀請不論是透過量表篩檢或是轉銜學生參與活動,同時也開放一般學生參加,不僅是體驗藝術創作,更是一種內心的紓壓旅程。在流體畫課程中,學生用顏料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過程中不斷探索自我內心的情緒波動;敲染拓印工作坊則結合放鬆訓練,讓學生從敲染的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與心靈的平靜。

自殺防治守門人講座:成為黑暗中的微光

近年來大專校院學生自殺率持續上升,如何推動校園預防成為關鍵。藉由計劃,學輔中心舉辦了多場針對教職員及學生的自殺防治講座活動,其中包含創傷知情工作坊與心理疾病講座。在創傷知情工作坊中,教職員(35人)學習如何辨識創傷症狀及應對方法,並透過案例討論提升對學生心理狀態的敏感度;在心理疾病講座中,參與師生(240人)一起認識憂鬱症的成因與對應策略,並學到如何有效協助學生或身邊有需求的朋友。教職同仁表示活動讓同仁更有信心處理學生情緒問題,也學到在協助他人時如何設立界線,不僅教職員在需要時對學生可以付出關懷,更重要的是辨識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適時尋求專業人員的介入,有效減輕壓力負荷。



療癒工作坊與自殺防治講座參與情形1

療癒工作坊與自殺防治講座參與情形1

療癒工作坊與自殺防治講座參與情形2

療癒工作坊與自殺防治講座參與情形2

專輔人員專業成長:專業培訓與個案研討

專輔人員的專業成長對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持續發展非常重要。針對不同樣態學生、複雜或危機個案處理,甚至跨單位合作分工,都需要不斷精進自身能力。因此透過心促計劃安排心理動力取向諮商及人生設計卡的進階訓練,讓專輔人員學到更多實用技巧,並透過案例討論深化理論應用。另外,每周與督導的個案研討讓專輔人員獲得更多處理棘手個案的面向,並從中獲得支持。專輔同仁透過專業成長,能更清楚分析個案的需求,也學到更有效的介入策略。顯示計畫對於專輔人員面對個案時,可以提供更好的策略應用,以協助需要的學生。

校外醫療資源連結:精神科醫師駐校諮詢服務

諮商雖能提供心理韌性的強化,但是諮商並不能治療精神心理疾患。因此,學輔中心與鄰近嘉南療養院精神科長期合作,透過每週4小時的駐校精神科醫師諮詢,為校內教師、職員、學生與學生家長提供預約諮詢服務,全面協助校內所有人的心理健康維護。駐校諮詢服務是一項貼心且重要的安排,尤其對於本校五專學生而言,因其年紀較小且尚未成年,就醫不便,甚至父母對於精神科就診有誤解而不願意帶學生尋求醫療協助的觀念,透過駐校諮詢服務讓他們能更容易獲得心理支持與專業幫助。在112年度心促計畫駐校服務中,共有28位學生與2位職員參與,從中獲得專業醫師的指導與幫助,繼而讓校內外諮商的資源有機會介入。由於學生可以在熟悉的校園環境中接受專業諮詢,也降低去醫院求助的心理障礙。在諮詢後,也有學生回饋說:覺得大家都很有耐心和愛心去聽我們的心聲,真的很感謝。突顯學生受幫助後的輕鬆與壓力釋放感。


駐校醫師與專輔人員成長督導紀錄1

駐校醫師與專輔人員成長督導紀錄1

駐校醫師與專輔人員成長督導紀錄2

駐校醫師與專輔人員成長督導紀錄2

結  語:陽光灑落之地,是如此充滿希望。

心理健康促進計劃扮演對校園心理健康推動的重要關鍵,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份意義深遠的使命,也凸顯了資源的適切應用對輔導工作的支持作用。大專校院可以透過申請計劃,獲得更多經費與專業支持,進一步擴展心理健康推廣的規模與深度;更感謝本校諮商與特教同仁彼此的合作無間與相輔相成,單靠個人是無法完成所有挑戰的。每每看到學生從活動中帶這笑容或是從諮商室輕鬆地離開,就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是有價值的。負面思緒確實影響很龐大,但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願意點亮一束光,黑暗相對就會越來越渺小,在陽光灑落之地,是如此的充滿希望。

News 1

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健康永續 無毒臺灣

發布時間2025-07-09

 為表彰毒品防制工作表現卓越的個人與團體, 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今(24)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賴清德總統及行政院卓榮泰院長蒞臨現場頒獎。今年頒獎典禮由教育部主辦,本屆以「健康永續.無毒臺灣」為主題,象徵政府致力推動無毒社會、守護國人健康的決心。本次典禮共頒發26位(組)有功人士與團體,現場200餘位來賓共襄盛舉,一同見證得獎者的成果與榮耀。 賴總統致詞時強調,「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3期已經起步,政府將深化四大目標:持續強化源頭打擊與查緝能量、深化預防教育、精進戒癮資源及建立無縫接軌的復歸支持系統。透過政府跨部門合作並結合民間力量,全民形成共識、齊心拒毒,反制毒品危害,共同打造「健康臺灣」。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引言時提到,近年網路與通訊發展促使幫派轉向數位平臺從事詐騙與毒品交易,濫用「喪屍煙彈」依托咪酯的事件頻傳。教育部配合「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校內落實教育宣導、清查篩檢及春暉輔導三級預防策略,113年辦理5萬餘場校園入班宣導,降低學生涉毒風險;校外則與警方合作緝毒溯源通報,並結合地方政府與社教場館辦理3千場次反毒活動,有效提升師生拒毒意識。卓院長於典禮感謝所有獲獎者為打造「健康臺灣」做出貢獻。政府透過檢、警、憲、調、海巡及關務等六大緝毒系統合作,「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自推動以來,已使我國每年平均毒品施用人數從第一期的5萬3,966人,降至4萬2,606人;每年平均初次使用毒品人數也由1萬1,746人,降至8,648人,顯示政府已建立科技化、跨部會協作的防毒體系。 本次獲獎人士與團體共區分「拒毒預防」、「防毒監控」、「緝毒合作」、「毒品戒治」等4組,除毒品戒治組入選8名外,其餘組別各有6名獲獎,每名獲獎人員及團體均為反毒工作貢獻心力多年,本次獲獎實至名歸。例如,在拒毒預防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黃久美特聘教授,主持教育部「藥物濫用防制認知檢測問卷資料統計分析計畫」長達10年,協助掌握青少年藥物濫用認知現況,融合創新科技提升防制教育效益,學術與實務並重,深耕校園防毒,貢獻卓著。防毒監控組由三軍總醫院病理部-北部地區臨床檢驗毒物中心獲獎,該中心協助國軍推動反毒,擔任毒品檢驗關鍵角色,不僅優化檢測流程並拓增項目,亦致力人才培育與經驗傳承,鼓勵醫學檢驗學生毒品檢測並取得認證,提升年輕世代對鑑驗機構的信任與參與。 緝毒合作組的法務部調查局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林宏儒調查官,憑藉專業與行動力,透過臺美情報交換,成功攔截金星號毒品走私案(甲基安非他命529,660公克),並提供情資協助美方在泰國與柬埔寨查獲鉅量毒品,不僅展現跨境執法與情報合作的高度整合能力,也彰顯臺灣在國際毒品防制合作中的能見度與實質貢獻。 毒品戒治組由財團法人基督教更生團契-永新中途之家幸福農場獲獎,長期提供穩定、安全的復歸空間,協助藥癮者擺脫高風險環境,透過實作與生活訓練培養自立能力,並設立「帶我回家工作坊」,導入社會企業理念,透過身心重建及技能訓練,重建生活信心。毒品防制是全民共同的責任,除了政府的通力合作,更仰賴民間力量的參與與支援。從校園到社區、從防堵到輔導,整合預防教育與多元資源,才能有效應對毒品問題,凝聚全民共識,穩健邁向「健康永續、無毒臺灣」的目標。

News 1

114年暑假期間學生活動安全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5-07-09

 114年暑假將至,教育部請全國各級學校運用多元宣導管道,加強校園安全工作,提醒家長留意孩子,避免孩子涉足不良場所或從事無安全規劃的活動,以維護其身心健康及安全。近來國內發生幾起重大交通事故,請各校持

News 1

遠離毒品.青春無敵—國立中正大學「2025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與輔導國際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5-06-05

為精進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工作並借鏡國際經驗,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於114年5月28日舉辦「2025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與輔導國際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教育部指導,邀請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日本等國學者專家,針對青少年毒品濫用的預防與處遇政策進行專題演講與經驗分享,期望提升第一線毒品防制人員與學務輔導人員的專業知能,教育部林伯樵主任秘書特別到場,感謝所有與會人員對於校園反毒工作的努力。近年來,隨著網路科技與通訊軟體快速發展,網路涉毒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涉案年齡層亦有所下降,加上青少年涉毒行為常與幫派組織有所關聯,成為本次研討會的重點議題之一。會中發表多篇研究成果,包含「從情境行動理論探討青少年涉毒與幫派參與行為模式」、「青少年詐欺犯罪現況、犯罪模式與防制對策」及「涉毒少年參加幫派之研究」等,顯示政府與學界對青少年毒品、詐欺與幫派問題高度重視,並積極研擬因應對策。配合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3期推動目標,研討會開場邀請臺灣高等檢察署與教育部進行專題報告。高檢署針對臺灣近年毒品查緝情勢進行深入分析,教育部則分享校園防制藥物濫用的現況與作為,特別針對社會關注的「喪屍煙彈」濫用問題說明相關處置,其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已提列為第二級毒品,教育部會持續加強學校教育人員對電子煙產品的辨識與通報流程,攜手警政、衛政等單位共同防堵毒品入侵校園。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在教育部協助下設立,是中、南部地區重要反毒教育據點,每年吸引數千人次參訪。此次研討會現場設置教育成果展示區,由10個縣市學生校外會及衛生局設攤展出,舉凡結合全民國防教育的反毒射擊遊戲、AI反毒智能機器人、反毒布袋戲人偶等,宣導模式創新富有教育意義,讓與會者在觀摩與交流中深化防制藥物濫用知能。本次活動詳情與研習手冊可至中心網站(http://deptcrc.ccu.edu.tw)查詢及下載。

News 1

教育部「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開展 邀您一同穿梭在光影之間 探索無所不在的性別

發布時間2025-05-07

為加強各級學校對性別平等教育的關注與實踐,今(19)日舉辦「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穿越虛實之境、返家啟程》」開幕式活動,自114年4月19日至5月11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西側特展室開展,邀請各界共襄盛舉,一起穿梭在光影之間探索無所不在的性別。

News 1

You Are The One.We Are The Team!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點亮校園無限精彩

發布時間2025-04-11

為促進大專校院學生社團活動發展,教育部於3月29日(星期六)至30日(星期日),於國立中央大學舉辦「114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計有118所大專校院214個社團報名參加「大專校院社團評選」;52個社團報名「年度最佳社團特色活動」。教育部吳林輝司長出席頒獎,表示對學生參與社團經營的肯定與支持,也期許同學透過社團活動,提升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感,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正向能量!年度主題You Are The One.We Are The Team!說明每一個參賽社團都是獨特的「萬中選一」,教育部與大家站在一起,我們挺你! 評選結果30日現場公布並辦理頒獎典禮,得獎名單同步公布於活動網站(網址: https://cis.ncu.edu.tw/NsaSys/),共計頒發最佳社團特色活動獎10名、大學校院及技專校院特優獎23名、優等獎31名及甲等獎42名,獲獎社團除致贈獎牌外,另頒發獎金鼓勵學生,最佳社團特色活動獎將獲得獎金新臺幣1萬5,000元、特優獎3萬元、優等獎2萬元、甲等獎1萬元。

News 1

全民國防教育學科中心打造跨領域共備社群

發布時間2025-03-05

  隨著全球國際情勢的變遷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全民國防教育正逐步轉型,從傳統的知識傳授,邁向更具實踐性與多元性的學習方式。教育部全民國防教育學科中心以培養跨領域教師、創新教案設計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