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大專校院新進人員專業輔導知能 教育部辦理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在職培訓研習

為協助大專校院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適應大專校院校園環境,於校園內順利推動學生輔導工作,教育部於114年2月10日至11日辦理「113學年度公私立大專校院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在職培訓研習」,共有120位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參與。
(分享人: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諮商輔導暨職涯發展中心 楊幸怜主任)
心理健康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石,隨著社會變遷與學生生活壓力的增加,校園心理健康已成為學校推動的重點。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邁入60週年,以「健康福祉、服務人群」為使命,強化落實校園三級預防網絡,守護同學身心健康,規劃心理健康或情感教育課程、好心情系列活動、愛的守門人培訓、教師及輔導人員增能研習、精神科醫師諮詢等活動,讓學生透過課程學習與活動參與,增進心理健康與情感經營知識,建立正確之價值觀及自我肯定,並瞭解校園生活中的困擾議題,尋求資源與解決方法。同時協助導師、教職員及專業輔導人員提升專業知能、增加心理危機之敏感度,共同營造溫馨關懷的友善校園。本計畫特色:
1.啟動全員輔導,行政學術單位共同參與
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由主秘統籌,強調跨部門合作,通識教育中心推動心理健康與情感教育融入課程,開設情感圓舞曲、性別關係、藝術與療癒等課程,並融入倫理相關課程;各院系辦理心理健康、情感教育、生活學習主題之講座與工作坊,諮商輔導暨職涯發展中心負責推動全校性宣導活動、專輔人員及精神科醫師諮詢,同時與生輔組合辦自殺防治守門人、與人事室合辦教職員增能研習。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自110年開始執行即由行政單位與學術單位共同推動,整合資源形成支持網絡,健全全員輔導。
2.結合學校系所特色,推動身心健康
本校有醫護學院、健康學院、福祉產業學院,學校致力於推動預防保健,因此結合系所資源可辦理芳療、運動、園藝、捏陶、營養、睡眠、手沖咖啡、寵物保健等結合紓壓與療癒的主題活動,系所專業設備健全,教師身懷絕技,院系主管與同仁從原本對辦理心理健康與情感教育的生澀到游刃有餘,甚至創新多元活動主題,傳達吃得健康、睡得健康、玩得健康、心靈健康等面向,讓同學學習藉由正向的方法做好心理健康管理。
身心all pass同樂會性別小學堂
3.結合節日進行廣宣,提升活動豐富度
結合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與10月11日台灣女孩日,每年辦理心理健康與性別教育體驗活動,在新生甫進校園的日子,體驗豐富有趣的關卡。今年由校內5個單位合辦「健康起步走~身心All Pass同樂會」,由頌缽表演開場,展開音波療癒的神奇魅力,同樂會活動闖關包含「心理不卡卡」、「性別小學堂」、「HRV量測體驗」、「In body量測體驗」及手作DIY活動,活動中讓參與同學覺察壓力狀態、學習自我照顧、了解自己的運動處方,同時透過性別常識體驗,打破性別框架,學習性別平等,同時展現聯合國SDGs永續的精神。
身心all pass同樂會透過生理回饋儀了解壓力狀態
身心all pass同樂會頌缽開啟音波療癒的魅力
準備暖暖包送給需要關懷的同學
豐沛的校園資源是推動身心健康整合與促進的重要功臣,除了實體活動外,我們考量需要關照的同學,準備暖心包送上關懷;考量無法參加活動的同學,透過網路心生活留言版引導自我照顧。將心理健康傳達的對象擴大,傳達方式因應學生需求更加多元,未來持續優化計畫內容,並與社會資源緊密連結,為學生創造更溫馨與關懷的學習環境。
為協助大專校院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適應大專校院校園環境,於校園內順利推動學生輔導工作,教育部於114年2月10日至11日辦理「113學年度公私立大專校院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在職培訓研習」,共有120位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參與。
為提升大專校院無障礙環境的規劃與執行能力,教育部特別委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於114年2月26日及27日辦理「113年度建築物設置無障礙設施設備勘檢人員培訓講習」,邀集全國大專校院參與培訓
隨著全球國際情勢的變遷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全民國防教育正逐步轉型,從傳統的知識傳授,邁向更具實踐性與多元性的學習方式。教育部全民國防教育學科中心以培養跨領域教師、創新教案設計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核心
教育部為鼓勵大專校院法律系(所)師生推動中小學及社區法治教育,期望藉由服務、實習增進其生活與服務經驗,協助深化中小學學生及社區民眾法治觀念。114年度教育部補助19所大學法律系所辦理「中小學及社區法治
教育部為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精神,以「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及「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為目標,以多元方式推廣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創刊至今已逾27年,最新的第107期於1
教育部114年元月軍訓教官授勳暨晉任授階典禮於113年12月24日假臺中市立臺中高級工業中等學校舉行,典禮由教育部鄭英耀部長親臨主持,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吳林輝司長、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主任秘書、各級學校校長、軍訓室主任、各直轄市及縣市聯絡處軍訓督導、授勳及晉任授階軍訓教官及眷屬受邀出席,本次授勳及晉任上階軍訓教官,由部長親自佩授勳章及新階。 本次授勳的同仁共有155位及獲晉任上階共有29位,其中晉任上校9位,晉任中校20位,在座教官同仁今日能夠獲得晉任上階的殊榮,代表平日戮力以赴、卓越工作績效及優異的本職學能獲得肯定,部長謹代表教育部對所有晉任上階軍訓教官同仁,表達最深的祝賀。而獲階級職務的晉陞是代表責任的加重,期盼大家時時自我期許,紀律與要求,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並持續為教育現場及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世代,校園所有青年朋友在整個成長的過程,雖然充滿創意,但也讓我們的學校工作充滿更多無法想像的挑戰,我們所有的教官同仁秉持著-全國教官服務全國學生,學生所在之處皆是校園的精神服務學生。當國內發生任何重大災害事件,教官同仁們總是在第一個時間確認是否有學生受傷、受難,就像4月花蓮地震造成的災害,或者甚至許多的這些天災、颱風,教官同仁們都是臨危受命,前往現場協助並代表教育部對受傷的師生表達慰問之意,這都是教官同仁們犧牲奉獻,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同時也犧牲許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謝謝在背後全心支持的所有寶眷,讓教官們可以在工作崗位上放心去做。 怎麼樣提供一個友善的校園學習環境,軍訓教官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學生事務是艱辛且繁瑣的工作,尤其在新興媒體及多元資訊環境影響下,教官同仁們所面對學生事務與問題是相對複雜,因此在學務處理上更需要同理心、變通性及抗壓性,希望教官同仁們能調適面對社會變遷帶來的衝擊與挑戰,尤其面對校園安全的危機管理,學生輔導,自身安全,防詐宣導,交通安全等諸多攸關學生事務工作,均考驗教官同仁們的處置與反應能力,期許教官同仁認同身為學務人員的一個價值外,更具以學生為中心,且重視學校團隊合作的理念,共同營造學務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並強化校園防護安全機制,提供師生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協助學校打造健康安心的校園環境。 部長同時感謝承辦本次授勳暨晉任典禮的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臺中市立臺中高工提供相關人力資源,行政服務及優質的典禮會場,讓晉任典禮能夠在隆重、溫馨的氣氛中舉行,使今天的晉任典禮能夠圓滿順利。
教育部於114年1月16日,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辦理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辦法說明手冊宣導研討會,邀請國內涉及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的專家學者及教師參加。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辦法將自114年8月1日施
為扎根並落實大專校院生命教育,教育部於114年1月18日至19日辦理「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生命教育教學社群與課程發展實施計畫-【第二期-初階】(114年-115年)啟航工作坊」。有關補助計畫係自112年
為鼓勵大專校院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提升學生社團健全發展,並強化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參加營隊的課外活動資源,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學生社團於114年寒假期間赴教育優先區中小學校辦理免費營隊活動,除了培養大專學生
由教育部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合作製播的《性別平等Easy Go》,是一個關注性別平等教育與社會議題的廣播節目,致力於推廣性別平等教育,帶領聽眾探索多元性別議題的各個面向。
依據《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第10點規定,本部每年應指派專人或委請專家學者,進行前一年校安通報事件資料分析,公布統計數據及結果,並研擬減少校安事件之具體措施及建議。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每年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於113年12月16、17日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邀集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共同研討及瞭解當前特殊教育工作政策,並藉由實務經驗分享與交流,針對當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議題集思廣益。
為表揚推動生命教育工作表現具特色之公私立各級學校、績優人員及優勝生命教育微電影,逐步將生命教育從校園推展至社會各角落,教育部於12月13日辦理「113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績優人員及微電影競賽頒獎
教育部分別於113年9月23日、12月2日辦理「113年大專校院校園性別友善空間研討會」中南區及北區場次,委託國立中山醫學大學、淡江大學辦理,邀請學校總務單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學務單位人員參與,強
教育部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精神,補助大專校院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並以「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及「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為目標,除法律規範外,亦透過多元面向進行推展。
教育部113年「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校安(含學務創新)儲備人員培訓」第4梯次,總計來自全國各地190位參訓學員,於12月9日假國家教育研究院臺中院區展開兩週的培訓課程。開訓典禮由教育部學務特教司鄭文瑤專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專業為先、品格第一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秉持「專業為先、品格第一」的辦學理念,積極推動品格教育,並融入當代品格教育的前沿思潮。除了設立正式的品格教育課程外,亦充分運用非正式與潛在課程,透過
114年寒假將至,為維護學生健康及安全,教育部提醒全國各級學校應利用各種宣導管道,加強提醒安全預防工作,以避免學生涉足不良場所或從事無安全規劃的活動而發生意外。 各界高度重視詐騙防制工作,請學校鼓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