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於113年12月16、17日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邀集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共同研討及瞭解當前特殊教育工作政策,並藉由實務經驗分享與交流,針對當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議題集思廣益。
114年寒假將至,為維護學生健康及安全,教育部提醒全國各級學校應利用各種宣導管道,加強提醒安全預防工作,以避免學生涉足不良場所或從事無安全規劃的活動而發生意外。
各界高度重視詐騙防制工作,請學校鼓勵家長及學校師生透過手機下載「警政服務APP」或上網查詢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http://165.npa.gov.tw/#/),及加入內政部警政署165防騙宣導LINE好友等相關資訊管道,獲取最新詐騙手法知識及相關反詐騙諮詢服務,以避免成為詐騙受害者。此外,近來各界關注青少年充當詐騙車手問題,為避免學生涉詐,教育部與內政部警政署刻正研議增列杜絕詐騙車手相關法規與案例宣導素材,期提升學生法治觀念。
「菸害防制法」已將禁菸年齡提高至20歲,並全面禁止電子煙之使用、販賣及展示。近期警方查獲「大麻」(二級毒品)與「依托咪酯」(俗稱「喪屍煙彈、一口暈、上頭煙」)混入電子煙油偽裝之涉毒案件。為保護自己與他人健康,請遵循「菸害防制法」,並堅持「不推薦、不使用、不購買」三不政策;如有戒菸需求,可撥打衛生福利部專線(0800-63-63-63)尋求協助。
因近期兒少遭網路性剝削案件頻傳,請學校利用各集會時間加強宣導網,避免兒童及少年於網路遭有心人士誘惑而涉性剝削等情形,如遭遇私密照被散布時,可向衛生福利部「性影像處理中心」(https://tw-ncii.win.org.tw/)或「台灣展翅協會網路檢舉熱線(http://www.web547.org.tw/web5472010/)」舉報協助移除影像,同時通報警方與社政單位,以強化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及網路安全使用概念。
各級學校值勤人員應堅守崗位,掌握學校及學生安全狀況,若獲知學生發生意外事件,請依「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規定實施通報,若情況緊迫或須協助事件應先行以電話通報教育部校安中心(專線電話:02-33437855、33437856),或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校安中心(專線電話:04-37061349),校安中心均有專責值勤人員24小時輪勤。
「各級學校114年寒假期間學生活動安全注意事項」宣導主題除包括前揭詐騙防制、菸害防制/藥物濫用防制、犯罪預防、學生發生意外事件之通報與聯繫管道外,尚有交通安全、工讀安全、活動安全、校園及人身安全、居住安全、宣導資訊素養與倫理教育、網路賭博防制、校園傳染疾病及師生健康、自殺防治等宣導主題,詳情可至教育部詐騙防制專區(https://www.edu.tw/AF/Default.aspx)參閱【路徑:首頁>宣導素材>寒暑假活動注意事項>各級學校114年寒假期間學生活動安全注意事項】。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於113年12月16、17日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邀集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共同研討及瞭解當前特殊教育工作政策,並藉由實務經驗分享與交流,針對當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議題集思廣益。
為表揚推動生命教育工作表現具特色之公私立各級學校、績優人員及優勝生命教育微電影,逐步將生命教育從校園推展至社會各角落,教育部於12月13日辦理「113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績優人員及微電影競賽頒獎
教育部分別於113年9月23日、12月2日辦理「113年大專校院校園性別友善空間研討會」中南區及北區場次,委託國立中山醫學大學、淡江大學辦理,邀請學校總務單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學務單位人員參與,強
教育部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精神,補助大專校院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並以「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及「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為目標,除法律規範外,亦透過多元面向進行推展。
教育部113年「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校安(含學務創新)儲備人員培訓」第4梯次,總計來自全國各地190位參訓學員,於12月9日假國家教育研究院臺中院區展開兩週的培訓課程。開訓典禮由教育部學務特教司鄭文瑤專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專業為先、品格第一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秉持「專業為先、品格第一」的辦學理念,積極推動品格教育,並融入當代品格教育的前沿思潮。除了設立正式的品格教育課程外,亦充分運用非正式與潛在課程,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