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於113年12月16、17日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邀集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共同研討及瞭解當前特殊教育工作政策,並藉由實務經驗分享與交流,針對當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議題集思廣益。
林沛雨科長開幕式致詞
數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網路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但科技促成之性別暴力問題也日趨嚴重且複雜,教育部於113年3月14日函頒「學校處理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事件指引」,提供各校法規、通報、校內防治及校外資源等指引,且於113年11月22日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辦理「113年大專校院校園數位/網路性別暴力防治案例研討會」,協助提升學校人員對於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的防治知能。
預防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不僅是法律與技術層面的問題,更需要在教育方面投入努力,此次研討會邀請到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王珮玲教授、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性影像處理中心劉昱均主任,及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方念萱副教授,共同針對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研究計畫、相關法規、被害人協助措施,並以校園及近期備受矚目的社會關注案例等進行探討,期盼透過有效的方法與實踐經驗,強化師生對數位/網路的性別平權及提升自我安全防護意識。
大專院校學生普遍使用社群媒體,其所面臨的數位/網路性別暴力風險極高,且數位/網路性別暴力行為不僅限於言語攻擊,還包括公開私密照片、不當監控、冒充或假冒身份、進行惡意抹黑等,這些行為往往讓受害者感到無助,甚至不敢求助。因此研討會之重點聚焦於如何提升學生具備數位/網路性別暴力防治之知能,講師們豐富精彩的講授內容讓與會人員獲益良多。
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的防治不僅是法律與學校的責任,更是每位網路使用者的義務。本次研討會強調,對於數位/網路性別暴力,我們應該提倡零容忍的態度,並且尊重所有人,避免在網路上進行不當的言論或人身攻擊。教育部呼籲,政府、校園及社會大眾應共同攜手,努力營造健康、互相尊重的數位文化。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於113年12月16、17日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邀集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共同研討及瞭解當前特殊教育工作政策,並藉由實務經驗分享與交流,針對當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議題集思廣益。
為表揚推動生命教育工作表現具特色之公私立各級學校、績優人員及優勝生命教育微電影,逐步將生命教育從校園推展至社會各角落,教育部於12月13日辦理「113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績優人員及微電影競賽頒獎
教育部分別於113年9月23日、12月2日辦理「113年大專校院校園性別友善空間研討會」中南區及北區場次,委託國立中山醫學大學、淡江大學辦理,邀請學校總務單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學務單位人員參與,強
教育部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精神,補助大專校院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並以「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及「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為目標,除法律規範外,亦透過多元面向進行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