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於113年12月16、17日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邀集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共同研討及瞭解當前特殊教育工作政策,並藉由實務經驗分享與交流,針對當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議題集思廣益。
研習北區場開幕式許慧卿專門委員致詞
教育部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3條之1規定,持續關注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並提升學校人員之因應處理與專業知能。於113年度辦理兩場「大專校院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與輔導」研習,藉以增進大專校院學生輔導工作者對校園情感教育及親密關係暴力事件的認識與了解,提升輔導工作者對相關事件的敏感度及有效因應的處遇方式,以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
「大專校院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與輔導」研習,北區場次5月已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辦理完畢,邀請玄奘大學學生輔導中心葉致芬主任講授「情感教育與親密關係暴力」,解析大專校院親密關係暴力事件之定義、現況、類型、求助樣態;諮商輔導(個案管理)及受暴學生安全計畫規劃等議題;並邀請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杜瑛秋執行長,針對大專校院親密關係暴力之數位性暴力樣態,講解常見數位性暴力的發生場域,包括線上交友網站、多人線上遊戲或詐騙網頁、應徵工作等,及該等樣態與侵害、詐騙手法等,並探討數位性暴力形成之結構性議題、相關法律規定及處遇服務等,課程內容豐富實用。中南區場次則於113年8月14日假國立中興大學辦理,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方念萱副教授講授「數位性暴力之樣態及實務案例分享」,及由張麗君心理師以案例分享校園性別事件之通報、適法處理、與被害人及行為人之輔導議題等,期提供中南區之專業輔導人員學習理解實務案例樣態,並運用諮商輔導專業幫助該等發生親密關係暴力事件之學生。
學校處理學生親密關係暴力等事件,應以保護學生的安全為首要考量,若學生間發生之親密關係暴力事件涉及數位/網路性暴力跟蹤騷擾之議題,除必要時得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議討論對行為學生採取約制措施外,教育部希望透過辦理類此研習,引導學校人員認識現行之法律規定、數位/網路性別暴力、跟蹤騷擾事件的樣態、並協助相關人員了解危險評估及透過網絡合作,運用及連結外部專業資源等,進而提升學校人員的敏感度及專業知能,協助學校人員及時處理學生間發生的親密關係暴力事件,落實保護學生人身安全。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教育部於113年12月16、17日首次舉辦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會議,邀集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主管共同研討及瞭解當前特殊教育工作政策,並藉由實務經驗分享與交流,針對當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議題集思廣益。
為表揚推動生命教育工作表現具特色之公私立各級學校、績優人員及優勝生命教育微電影,逐步將生命教育從校園推展至社會各角落,教育部於12月13日辦理「113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績優人員及微電影競賽頒獎
教育部分別於113年9月23日、12月2日辦理「113年大專校院校園性別友善空間研討會」中南區及北區場次,委託國立中山醫學大學、淡江大學辦理,邀請學校總務單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學務單位人員參與,強
教育部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精神,補助大專校院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並以「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及「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為目標,除法律規範外,亦透過多元面向進行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