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o.1030期

覺察自我、賦能身心—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之推動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陳斐娟主任)
 
各校的諮商輔導單位主管最在意的事情之一為:每週等候諮商的學生有多少?與日俱增的諮商輔導需求反映出現代大學生面臨的壓力與挑戰,從課業的沉重負擔、人際關係的紛擾,到對未來生/職涯的迷惘,在在都是心理健康的影響因子。「透過課程教學及活動參與等方式,幫助學生覺察身心狀態,了解生活中可能面對之困擾及其解決之道,以及可用之資源;同時提升相關人員之專業知能與敏感度,以營造溫馨關懷之友善氛圍」的教育部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之出現,成為校園心理健康促進之重要資源。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雲科大)以培育務實致用的科技人才為使命,在知識與技能的追求之外,心理健康的議題益形重要,此為學生健全發展之基石。為此,雲科大秉持「以學生為本、全人關懷」的理念,致力於打造一個支持、友善的校園環境,因此自110年起即善用教育部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之資源,亟思如何促進學生之心理健康,希望藉由計畫之推動,紮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12學年度更進一步整合校內資源,落實「全員輔導」模式,並結合創新活動與課程,從預防、介入到處遇治療,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促進服務,茲舉數例說明雲科大以全員輔導模式推動心理健康之特色。
一、大家長領航,全面啟動系統合作與增能之全員輔導模式,建構校園心理健康防護網
「全員輔導」是校園心理健康促進重要的推動模式,希望藉由全體投入,將心理健康概念融入校園生活的各個層面,期能形成綿密的防護網。
心理健康促進計畫推動之初,本校由副校長擔任召集人,逐步整合諮商輔導中心、學務處、教務處、國際事務處、人事室、通識教育中心等單位資源,全面推動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深化校園心理健康意識。以人員增能與合作為例,113年度分別由人事室、諮商輔導中心及國際處等辦理不同對象之活動。
1.以學生議題為主之增能活動,例如:人事室辦理「校園危機的因應與自我安適」,以及「自助助人的藝術」講座,透過此類增能活動,除增進相關人員對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處遇性輔導的認識外,更為提升相關人員之輔導知能,聚焦於實務現場中關照自身及他人的探問或回應技巧,以及必要時協助連結輔導資源能力之培養。
「校園危機的因應與自我安適」講座

「校園危機的因應與自我安適」講座

「自助助人的藝術」講座

「自助助人的藝術」講座

2.志願輔導老師與導師增能:志願輔導老師是除了導師之外,在系所協助輔導工作的重要橋樑。透過講座形式,提升志願輔導老師及其他同仁對學生心理健康議題的敏感度,以及學習辨識學生可能出現的警訊,如情緒低落、行為改變、學業表現下滑等,並適時提供關懷與轉介,例如:透過「心理調適假-教師輔導關懷技巧之應用」講座,協助第一線教師在收到心理假假單時,具備辨識、回應、關懷、轉介等知能。
112年志願輔導老師研習「校園霸凌預防與處理」講座

112年志願輔導老師研習「校園霸凌預防與處理」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