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o.1030期

和煦的陽光溫暖內心的力量-談心理假的實施與做法


(樹德科技大學 顏世慧學務長)
樹德天使團

樹德天使團

撐起心理健康網絡,專業團隊合作
樹德科技大學於2023年修改學生請假辦法,正式實施心理假制度。為配合本校原有之請假制度,目前請假規則為「學生因心理不適致就學有困難者,每學期得請心理假五日,請假二日(含)以上,應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希望可以針對有需求的學生,開啟一條學習自我照顧的途徑,學生可以視個人需求於請假系統申請心理假,系統即會彈出關懷訊息與可求助之相關管道,於假別審核通過後(不論日數),自動寄送電子郵件關懷學生。修法的同時,學務處並適時透過導師會議、行政會議等場合,讓全校主管及導師熟悉請假流程以及後續輔導機制的施行策略。
根據請假天數不同,請假1至2日由導師關懷,連續3日以上由導師、系主任和諮商中心共同提供關懷。這種分流方式由班級導師或諮商中心專業人員提供個別化的支持,了解學生的調適情況,並在需要時引導使用心理資源,避免學生在面對心理問題時感到孤立。
註:在所有參與調查之學校中 (本次共42所),樹德科大(STU)代表該數據介於所有學校的p25=25%與p75=75%的相對位置,「關注順序」係依高低排序

註:在所有參與調查之學校中 (本次共42所),樹德科大(STU)代表該數據介於所有學校的p25=25%與p75=75%的相對位置,「關注順序」係依高低排序

休息一下重"心"出發,關照心理健康
根據教育部台評會「2023大專生學習成效與滿意度跨境調查」報告顯示,與此次所調查的42所大專校院相比較,本校學生對「輔導諮商」的認知相對充足,其PR值接近75左右。尤其關注「憂鬱症狀」的諮商需求,並對感情問題、學習困難以及生活適應挑戰亦表現高度關注。
註: 在所有參與調查之學校中 (本次共42所),樹德科大(STU)代表該數據介於所有學校的p25=25%與p75=75%的相對位置,「關注順序」係依高低排序
截至目前為止,本校試行的心理假制度已持續一個學期,共有502筆心理假申請紀錄,佔所有假別的1.42%。其中四成學生申請心理假是因為自我情緒感受低落需要調整,而兩成是因生理因素(如經期或感冒)影響情緒狀態。另外兩成學生則是因認知到自身需要處理失眠、憂鬱等醫療需求而提出申請。
儘管偶有少數學生請假原因略顯特殊,心理假制度仍然為大學生提供了在繁忙生活中喘息的機會,有助於進一步改善和照顧自身心理健康。
妥善使用心理假期,保持學習熱情
為了確保每位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學務處除了創造友善的校園環境和關注學生的生理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當學生面對精神上的疲憊和壓力時,若缺乏適當的調節機制,將影響其學習動力,生活也會失去平衡。
然而,隨著心理假制度的實施和使用,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和反思。例如,少數學生可能因輕微原因申請心理假,這需要學校持續監督和管理制度的執行,以防止濫用。同時,學校也需不斷改進制度,提升效率和對學生的支持力度,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獲得適切的幫助和關懷。
總之,樹德科技大學的心理假制度不僅是新制度的建立,更體現了學校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積極關注和支持。透過這一制度,學校不僅提供了學生自我體察心理狀態的機會,還促進了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關注,有助於他們在大學生活中更好地成長和發展。期盼心理假的建制就像冬日注入一抹溫暖的陽光,讓內心處於低潮的學生,能夠藉由這份溫暖的力量重燃對學習的熱情。